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好名聲,古之君子柳下惠坐懷不亂,受人讚歎;唐朝魏徵為諫臣君子,佳風典範流傳至今。「君子」一詞,原本指貴族子弟,後來演變成特指進德修業有成的人。一般人都想做為大眾所稱歎的君子,都不想做受人鄙視的小人。怎樣才能成為君子?君子和一般人有什麼不同?
在此提出君子的四種風格:
第一、氣象要高曠,不可以疏狂:君子有坦蕩蕩的胸懷,朗然面對一切事物,對世間感情充沛,而不逾越,為人高曠豁達,而不疏狂狷嘯。平常有威儀、氣度,和寬宏的心量;他雖然有超乎一般人的高曠眼界,行為卻不會因此狂妄不羈,待人仍是彬彬有禮,行事進退合度,態度不威不懼,可親可敬。
第二、心思要細密,不可以瑣碎:君子做事大處著眼,小處著手,帶有長遠的眼光看事,縱觀大局,而不失省察。用心很細密,凡事思前顧後,左右商量,思一得十,四面周全。但對於無關緊要的瑣碎之事,則盡量減少,大事、要事果斷縝密,小事、瑣事扼要簡明;糾葛之事避免,繁複之事化簡,在細密之中不拖泥帶水,做得恰到好處。
第三、趣味要雅淡,不可以枯寂:君子有雅淡而不枯寂的風格,他有淡泊的高風,也有濟人利物的性格,不顯得太過繁茂,也不會太過枯寂。就好像嚴冬裡會有梅花綻放,在酷熱的夏天裡,也有南風吹拂。君子所行是「居軒冕之中,不可無山林的趣味;處林泉之下,須要懷廊廟的經綸」,其嗜好不會太濃豔,亦不會太枯寂,即所謂中庸之道。
第四、操守要嚴明,不可以激烈:君子遇事不憂懼,也不以激烈的方式處決。文天祥言:「天地有正氣,雜然賦流行」,做人最要緊的是顧念自己的操守,不畏權勢,不懼惡勢力的壓迫,凡威嚇利誘,都不會動搖自己的信念。不過,剛刀雖硬,容易有缺口,操守雖嚴明,行事仍須圓融,不可有太過偏激的思想、行為。
「君子之格」有四種風範:
第一、氣象要高曠,不可以疏狂;
第二、心思要細密,不可以瑣碎;
第三、趣味要雅淡,不可以枯寂;
第四、操守要嚴明,不可以激烈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